当前位置:>> 首页 > 经验交流

再生资源要转型为绿色循环经济,告别散乱污

更新时间:2019-10-09 15:55:20点击次数:1499次字号:T|T

摘自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副司长马荣讲话:


再生资源行业,是我国循环经济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再生资源回收和利用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国家的发展水平。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社会发展面临动力转换的关键节点,我们讨论如何促进再生资源行业升级,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我觉得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转型升级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主要还是向绿色循环经济转型,行业提质增效。下面我对循环经济和再生资源产业发展谈几点看法,可能不对,请大家批评指正。

第一、过去十多我国循环经济快速发展。2003年,国家发改委开始推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以来,十几年来,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完善支持政策,探索发展模式,试点示范引领,重点工程支撑等一系列措施,循环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的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发展循环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更加凸显,党的十八大把初步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作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同时指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多地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

回顾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试点探索。2005年和2007年,我们会同相关部门,在国家的重点行业和区域选择了178家单位,开展了国家和省级层面的循环经济试点,2011年,在试点探路的基础上,我们总结凝练了60个典型模式案例,印发各地研究和推广。

第二阶段示范引路。“十二五”期间,我们在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选择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重点领域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在工业领域,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和再制造试点,确定了100个国家级的园区实施改造和42个再制造试点;

在农业领域,我们开展了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和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每年通过大气污染专项资金支持各地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在食品安全领域,开展了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城市工作,确定了100个试点城市构建餐厨回收利用体系;

在再生资源领域,我们开展了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工程,确定了49个基地建设;

在理念宣传领域,我们开展了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5年确定了43个基地,通过宣传和教育,使广大群众提高循环经济意识;

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领域,开展了循环经济示范市县工作,确定了101个示范市县,在示范的市县城镇建设中,把提高城市再生资源利用水平作为重要指标。此外,还初步构建了以资源产出率为核心的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体系,推广了一批关键技术,帮助企业搭建了国际合作平台等。

第三阶段总结推广。近两年,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对循环经济试点示范进行验收和总结,对取得成效、经验,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发挥试点示范的引领作用,我们会同财政部门一起印发了《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典型经验的通知》,总结了9种典型经验和推广指南。比如以“互联网+”理念规范、提升传统方式为核心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模式,以生产生活系统连接、生产过程协同处理废弃物为特点的产城融合发展模式等,都是再生资源行业总结出来的经验和做法。许多循环经济的模式得到了各地、相关行业的认同,并积极进行推广。

通过总结评估,我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十二五”期间,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等工作,实现了单位GDP能耗下降18.2%,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5%,累计实现节能3.5亿吨标准煤,资源产出率比2010年提高20%以上的突出成绩,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80%,初步扭转了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能源资源消耗强度上升的趋势,有效提升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我有一个深刻的感受,发展循环经济,再生资源行业是最受益的行业之一。回想本世纪初,再生资源行业形态多为自发型,回收体系缺乏规划,技术装备水平落后,环境污染严重,市场无序竞争,“散乱污”的问题较为突出。我们在开始谋划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之初,就将再生资源行业列入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把回收体系建设、产业集聚发展,污染治理,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包括最先启动废旧家电基金制,国家城市矿产基地建设,“互联网+循环利用”,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改革等都将再生资源行业作为优先领域。国家支持的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供销社系统建设的就有4家,通过近10年的发展,我国主要再生资源回收量保持平稳增长趋势,累计回收量达11.9亿吨,回收总值超过3万亿元。

第二、循环经济迎来新机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资源的循环利用,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发展循环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更加凸显。党的十八大把初步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作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之一,指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多地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

“十三五”时期是循环经济发展大有可为的重要时期,需要进一步明确循环经济发展新思路,推动循环经济产业向成熟阶段发展,培育行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创新体制机制,解决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障碍;完善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全面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印发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的通知》,要求在复合包装物,报废汽车,动力电池、铅蓄电池等领域率先推动生产者开展产品生态设计,落实废弃产品回收、处理等责任。今年,我们根据《通知》要求,在构建生产者责任延伸关键制度方面探索突破,在北京、深圳、上海等城市开展试点,结合不同产品特性试行押金制、基金制、强制回收制等措施。

二是完善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政策。重点是完善自然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完善再生产品、再制造产品的税收政策,建立再生产品和原料推广使用制度。同时研究把一些再生产品纳入政府的采购目录,政府投资采购再生产品及节能和环保产品要带头。完善限制一次性用品使用制度,研究制定汽车、电子电器等重要消费品的循环利用政策框架。

三是要创新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市场机制。研究资源分类回收利用标准,推动建立重点再生利用产品、汽车零部件等再制造产品的标识管理制度。落实“互联网+”的行动计划,开展“互联网+资源循环”行动,推广新型回收利用模式,推动废弃物在线交易,发展产业废物共生平台。推动建立再制造认证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可用再生材料替代的原生资源限制开采或使用制度。

四是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行动》。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科技、工信、财政等12个部委印发了《循环发展引领行动》,以园区循环化改造、工农复合、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互联网+”资源循环利用等十大行动为抓手,明确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定位,主要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指导各地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工作。其中,我选取与再生资源行业相关的领域做简要介绍。

这里和再生资源行业密切相关的是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基地建设行动和“互联网+”资源循环行动。“十三五”重点对人口集聚区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施引导和规范,按照人口流向规律,贴合国内主要城市群发展的规划,通过建立互联网回收平台,再生资源交易平台,重点资源品种追溯机制,构建新型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通过集中规划、设计、建设一批再生资源分类处理项目,提升城市协同处置各类垃圾的能力,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和产出率,推动国内再生资源行业站上新起点。

第三、对再生资源行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近年来,受经济环境影响,再生资源价格波动幅度大,民间回收利用体系出现失灵,不少再生资源品种进入垃圾处理体系,造成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双重压力。因此,健全公共回收处理体系,提升再生资源的分类和利用水平,是当前国家重点关注的方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是供销系统的优势业务,回收体系覆盖全国各地,推动再生资源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供销合作社大力支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建议:

一、龙头企业带动。国内再生资源行业目前尚未根本改变散乱污的特点。产业低端化和竞争同质化的特点明显,低值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突出。通过政策扶持、资本助推等方式,促进行业兼并重组,培育一批具有引领和带头作用的龙头企业,形成一套体系健全,集中度高,抗风险能力强的公共回收系统是政策调控和行业发展的方向。

二、关注重点品种。再生资源种类众多建立适应社会发展的回收利用体系需要关注主要矛盾。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批示精神,“十三五”主要关注两类再生资源,一是产量大,经济价值低,回收利用薄弱废弃物,比如建筑垃圾、废旧轮胎、废旧纺织品等等;二是增长速度较快,回收利用不规范的新品类废弃物,比如报废汽车、动力电池、快递包装、外卖餐盒,纸塑复合包装等。

三、强化创新思维。今后一段时间,再生资源行业将逐步撕掉以往人力密集、附加值低,污染严重标签,成为行业集中度高,回收体系健全,协调处理能力强的新行业。新的行业环境需要新的发展思维,充分利用资本和互联网力量,重构再生资源体系;向产业的上游延伸,提高产品生态设计水平和废弃物分类水平;向下游延伸,提升生产型服务业的水平;我认为再生资源处于产业的中游,是纽带,是桥梁,承上启下,非常关键,正确处理与各行业的关系,与行业龙头企业密切合作;清晰界定自身权利义务,适应和推动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四、响应国家“走出去”战略。在洋垃圾逐步禁止进口的政策大背景下,再生资源行业一方面需要把回收利用的关注点聚焦在国内再生资源上,另外一方面也要积极在国外合理布局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满足国内对资源的需求。再生资源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储备了一批先进使用的技术装备,探索形成了一批发展模式,培育了一些龙头企业。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放宽产业合作政策,是行业走出去的发展机会。

(编辑:admin)
网站首页  | 客服中心  | 广告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