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山东省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更新时间:2015-07-17 17:00:09点击次数:4723次字号:T|T





鲁经信循字〔2011〕627号

关于印发山东省循环经济发展

“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山东省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经省政府批准(鲁政字〔2011〕273号),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的攻坚时期,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工作,加大措施,狠抓落实,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尽快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确保《规划》落到实处,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贡献。


二○一一年十一月十五日


山东省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


为推动全省循环经济快速发展,进一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和《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任务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循环经济发展,始终将其作为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全省上下紧紧抓住被列为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省的重大机遇,认真组织实施《山东省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鲁政发〔2007〕8号),加强对循环经济理论、目标体系、实施途径等方面的探索和不断实践,在资源开采、加工和消耗类企业中,涌现出一批循环经济型企业,重点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初步形成。在重点园区和部分中心城市,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农业节水、节药、节肥、节能、节地和废物综合利用工作取得新的突破,公众的资源节约意识和循环经济理念进一步增强。循环经济试点省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十一五”循环经济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序号

指标

单位

2010年

目标

2010年

实际完成

1

万元GDP综合能耗

吨标煤

1.03

1.02

2

万元GDP取水量

立方米

79

65.50

3

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

75

89.54

4

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0.6

0.61

5

每公顷建设用地产出GDP

万元

130

140

6

主要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

95

95.1

7

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

%

65

65.2

8

农业秸秆综合利用率

%

75

75.1

9

城市再生水利用率

%

10

10.6

10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65

80

11

适宜农村沼气用户普及率

%

23

23.6

(一)加强政策引导,完善推进机制

注重政策法规体系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律法规,颁布实施了《山东省清洁生产促进条例》、《山东省节约能源条例》、《山东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等法规,出台了《关于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意见》、《关于贯彻国办发〔2010〕36号文件精神加强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工作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保障了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

强化组织协调。明确了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为循环经济主管部门。2006年4月成立了山东省政府节约能源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全省循环经济发展工作。全省各市和大部分县(市、区)也都成立了节约能源办公室,有专人负责推进循环经济工作,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全省上下协同、横向联动、紧密衔接的组织推动体系。

(二)开展试点示范,引领全面发展

做实企业小循环。通过采用生态设计、清洁能源、清洁原料和清洁工艺技术,引进、研发关键链接技术,推广清洁产品等措施,减少了资源能源消耗,形成了企业内部小循环。在钢铁、电力、化工、煤炭、造纸、有色、建材、轻工等领域,涌现出了济南钢铁、山东泉林纸业等一批发展循环经济的先进典型企业。

推动园区中循环。充分发挥园区内产业集聚效应,围绕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产出,建立了各具特色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推动了园区内企业间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以及基础设施的集成共享,成功培育了以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为代表的循环经济型园区。

构建城市大循环。合理规划区域内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整合各种要素,建立了产业耦合、系统复合、区域整合的共生体系,完善了废旧物资的回收网络及再生利用体系,构建了循环经济区域大循环,青岛、淄博等循环经济型城市建设初见成效。

(三)坚持多措并举,提升实施效果

突出抓好再制造产业。到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再制造企业已达23家,复强动力、潍柴动力、泰山建能、富美科技、胜机石油等5家企业列为国家再制造试点企业,其中济南复强动力有限公司作为国内最早开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生产、技术、营销和管理体系,再制造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大力发展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引导企业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废气、余压、余热等进行回收利用,推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间产业链的延伸和耦合,实现废物的综合利用。充分发挥建材、冶金、电力等行业对废物的消纳作用,实现废物的最大资源化利用。“十一五”期间,全省资源综合利用企业730家,利用工业固体废物2.5亿吨,利用废气358亿立方米,回用废水4836万吨,实现综合利用产品销售收入1490亿元。

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在济南、淄博、烟台、临沂、兖州5市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试点工作,建立以社区回收为基础的新型回收网络,开办各类再生资源交易市场,打造再生资源产生——回收——利用产业链,在全省形成了一批专门从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企业和园区。

(四)破解技术瓶颈,强化科技推动

积极打造循环经济技术创新平台。财政投入专项扶持资金,重点支持以循环经济为主要研发内容的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发挥洁净煤、重型汽车、橡胶、生物制造等行业技术中心及高等院校、研究院所的作用,加强行业共性循环经济技术研究,集中突破了一批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节矿和循环生产的共性与关键技术。

组织实施关键技术的产业化和示范推广。通过现场会、技术装备展览会、节能技术设备展洽会等多种形式,推广循环经济重大技术成果1100项,实施了1500多项循环经济重点项目。总结完善了山东泉林纸业20万吨秸秆清洁制浆及废液资源化工程等“十大循环经济示范工程”,推出了莱芜钢铁集团等“十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二、“十二五”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的攻坚时期,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一)有利因素

1、战略地位的提升,为循环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

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实现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和载体。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把循环经济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省委九届第十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制定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构建循环经济体系。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要求必须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全方位贯彻落实,大力推进相关实践。

2、资源环境问题的加剧,对循环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十二五”期间,全球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将日益突出,世界要发展,不仅要突破新技术、转变发展方式,而且要使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化为可再生的丰裕资源,这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省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由于污染重、消耗多的粗放型产业比重仍然较大,资源、环境问题依然比较突出。资源总量和环境容量难以支撑现有生产方式带来的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必须依靠发展循环经济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控制成本,这在客观上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3、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建设平台

“十二五”时期,我省将全面实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实施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鲁南经济带等重点区域带动战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海洋经济结构,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海洋经济改革发展示范区和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努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这为我省循环经济的发展打造了良好的平台。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要求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为主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成全国重要的循环经济示范基地,这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4、节能减排任务的强力推进,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省委、省政府继续把节能减排任务纳入各级领导政绩考核内容,并将节能减排指标分解落实到各级政府和各重点企业,继续实施节能减排预警调控机制。同时,将出台一系列更加严格的地方节能和环保标准,为循环经济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不利因素

1、循环经济的产业和技术体系不够完善,内在动力不足

“十二五”时期,我省产业结构不甚合理的问题在短时间内难以彻底解决,一些产业内部呈单线式发展,产业链条较短,没有形成高度关联和有效互补的循环经济链网体系。发展循环经济所需要的用于废物利用、清洁生产和污染治理等方面的技术创新体系还不够健全,先进适用技术,特别是一些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共性和关键技术开发不够。各产业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协调、相互配套的关系比较松散。

2、循环经济的人才缺乏,智力支撑不够

循环经济高端管理人才、复合型研究人才比较缺乏,发展循环经济的工作能力、管理能力、研发能力不强,循环经济人才支撑体系不够完善,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撑不足。

3、循环经济的投融资机制不健全,资金保障能力不强

发展循环经济对资金的需求大与资金投入少之间的矛盾突出,多元化、多形式的投融资机制不健全,流向循环经济型企业的社会资金不多,多数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各级政府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扶持和有效的资金带动力度不够,省、市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有待于设立和加大额度。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理念,以理念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突出“高效、生态”两大主题,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长效机制,培育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优化资源利用方式,提高资源产出率,减少或避免废物的产生和排放,加快建设低投入、高产出、能循环、可持续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

在生产过程中实施源头减量化优先,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重视生产过程中副产品和废物的再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强化废物资源化,减少废物产生和污染物排放,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共赢。

2、坚持统筹规划、重点突出、整体推进的原则

将循环经济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以及有关专项规划相衔接。突出循环经济重点目标、重点任务、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把长期战略和近期目标、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试点示范与系统普及结合起来。形成上下联动、功能协调、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循环经济促进机制。

3、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调节、公众参与的原则

政府充分运用政策引导、法规规范、技术标准和投资扶持等手段,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同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集约型、循环型、低碳型产业的发展。政府、企业和公众承担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浓厚氛围,共同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4、坚持理念引导、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的原则

通过舆论宣传、培训教育和典型引导,摒弃传统的线性发展思维,树立循环经济理念。针对循环经济发展的瓶颈与需求,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充分引进先进技术,及时将创新技术和先进技术转化为标准并推广实施,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通过制度创新,激发循环经济主体的活力,改变生产者和消费者行为,引导资本、技术转向有利于资源循环的方向。

(三)发展目标

经过五年的努力,全省形成较为完善的循环经济运行机制和框架,建立起循环经济政策法规体系、科技支撑体系、技术标准体系以及激励和约束机制。形成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核心的新型工业、农业、服务业产业体系,产业生态化水平显著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方式不断优化,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明显降低。公众的循环经济意识、绿色消费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提高。山东循环经济各项工作均位于全国前列,成为循环经济发展的典范,有60家企业(园区)成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单位。

到2015年,能源产出率达到1.18亿元/万吨标煤,比2010年提高20.41%;水资源产出率达到154.6元/吨,比2010年提高1.24%;万元GDP取水量达到64.7立方米,比2010年下降1.22%;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5%,比2010年提高3个百分点;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68%,比2010年提高2.8个百分点;城市建筑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比2010年提高20个百分点;农业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比2010年提高9.9个百分点,适宜农村沼气用户普及率达到28%,比2010年提高4.4个百分点。



“十二五”全省循环经济发展目标指标

类别

指标

单位

2010年

2015年

资源产出指标

能源产出率

亿元/万吨标煤

0.98

1.18

水资源产出率

元/吨

152.7

154.6

每公顷建设用地产出率

万元

140

165

资源消耗指标

万元GDP能耗(按2005年价格计算)

吨标煤

1.02

0.85

万元GDP取水量

立方米

65.5

64.7

资源综合利用指标

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

89.54

95

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0.61

0.63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

82

85

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

%

65.2

68

城市建筑废物综合利用率

%

60

80

城市再生水利用率

%

10.6

20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80

96

农业秸秆综合利用率

%

75.1

85

适宜农村沼气用户普及率

%

23.6

28


四、发展重点

按照源头减量、过程循环、纵向延伸、横向耦合、系统复合的循环经济发展思路,结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等重点区域建设,突出“工业、农业、服务业、园区、社会”五大重点领域,优化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方式,加强上下游企业间的链接,推进产业间的协作和区域内的系统整合,积极探索循环经济标准化模式,建设循环经济链网体系,重点培育500家循环经济示范单位、20种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一)精心打造十二个重点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工业高端高质高效发展

围绕钢铁、有色、煤炭、电力、石油加工、化工、建材、造纸、纺织、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医药等十二个重点行业,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示范技术、示范项目、示范企业和示范模式建设,建立循环经济工业体系,重点培育400家循环经济示范企业、12种循环经济示范模式,推动我省工业经济向低投入、低排放、低消耗和高效益转型。

1、钢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实现源头削减。推广新一代钢铁制造流程,淘汰或减少高耗能工序。用循环经济关键链接技术改造现有炼铁、炼钢、轧钢等系统,推广连铸连轧、热装热送、熔融还原炼铁、低温余热利用等先进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创新废物深度资源化技术,完善钢铁工业静脉产业链。推广应用转炉、烧结余热蒸汽发电技术,建立余热——发电产业链。推广煤气干法除尘、现代粉体加工和新型生态建材生产等技术,建立钢铁——废渣——建材、采矿——尾矿(矿渣)——建材产业链。应用高炉、转炉冷却水闭路循环技术,构建钢铁工业水资源梯级利用产业链。大力推进蓄热式加热炉等新技术,建立能源梯级高效利用产业链。

充分发挥钢铁工业的钢铁生产、能源转换、社会大宗废物消纳处理三大功能,以推进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试点、建设日照钢铁精品基地为契机,构建以钢铁生产为中心,与交通运输、外贸、石化、建材、能源等相关行业有机协调以及与社会生活共享资源的链网体系,着力培育钢铁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见附件模式一)。

2、有色金属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强化有色金属工业生产过程的源头减量化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铝行业中推广管——板式降膜蒸发、多管道溶出等工艺技术。在黄金行业中加大细菌氧化、原矿焙烧、加压氧化、高效闭路循环设备和节水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在铜行业中重点发展绿色铜冶炼工艺技术,提高矿石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冶炼回收率、加工材成品率,减少有色金属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产生和排放。

突破有色废物中贵金属深度资源化关键技术,完善废物综合利用产业链。推广从赤泥中提取硅、氧化铝和苛性碱及贵金属元素等深度资源化新技术,建立赤泥——硅——氧化铝——碱——贵金属、赤泥——硅——氧化铝——碱——建材产业链。鼓励铜冶炼渣提取铁合金、阳极泥提取稀散金属、电解液回收镍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建立铜冶炼渣——铁合金——微晶材料及矿渣水泥等环保建材、阳极泥——稀贵金属和多金属提取——深加工等产品产业链。推广应用黄金工业矿渣和氰化尾渣的铜、银、铅等多元素回收利用技术,建立氰化尾矿——贵金属、黄金矿渣——贵金属等产业链。开发有色工业水利用优化集成技术,加强冶炼废水的处理和尾矿排水的循环利用,建立水资源梯级利用产业链。充分利用冶炼烟气及余热,建立烟气回收——硫酸——硫酸钾联产PVC、烟气——热电产业链,培育完善有色金属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见附件模式二)。

3、煤炭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坚持黑色煤炭绿色开采、高碳行业低碳生产的理念,推行绿色化生产。加大矿井生产技术的清洁化改造,采用“保水开采”技术、边角煤和薄煤层开采技术、煤炭洗选技术、“三下”采煤技术与减沉技术、采空区充填开采技术、煤与瓦斯共采技术以及减少矸石产生与排放等减量化技术,提高煤炭资源的采出率,实现产品升级无废物、高效生产无排放、充填开采无沉陷的“三无”目标。

创新煤炭工业的链接技术,扩展和完善煤基产业链。以煤炭采选和精深加工为主,上游加强与服务业、煤炭设备制造业的联系,下游延伸与电力、煤化工、冶金等相关产业的链接,建立煤炭设备制造(服务业)——煤炭开采——电力,煤炭设备制造(服务业)——煤炭开采——煤化工,煤炭设备制造(服务业)——煤炭开采—冶金等产业链。

完善废物高附加值再利用产业链,提高废物的资源化利用率。突破煤矸石高附加值再利用关键技术,建立煤矸石——热电、煤矸石——土地修复、煤矸石——建材等产业链。加强矿井水、水热资源双重利用及其与太阳能高效复合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广,建立矿井水——热泵(太阳能)——水热资源利用产业链。推广井下清污分流、水仓预沉等技术,实现矿井水的原位循环使用。加强煤层气地面开采、采空区煤层气抽采、低浓度煤层气提纯、乏风煤层气利用等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建立煤层气——燃料、煤层气——化工、煤层气——电力产业链。以矿区地表塌陷的生态修复为重点,把固体废物的利用和矿区生态建设相结合,形成煤炭生产与生态修复同步发展的良好运作机制,培育煤炭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见附件模式三)。

4、电力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推广干除灰、水资源梯级利用等先进技术,加大煤炭、水等资源的消耗管理力度,实现废物的源头消减。采用超临界及超超临界机组,降低煤炭消耗,提高发电效率。加强对燃料的选择和净化处理,推广洁净煤技术,提高环保装备水平,减少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碳、粉尘和灰渣的产生与排放。

充分利用废物和清洁能源资源,丰富电力工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积极发展太阳能、核能、风能、生物能、沼气等清洁能源项目,建立清洁能源——电力工业产业链。加大余热、余能回收和循环再利用技术的推广力度,发展热电冷联产、热电煤三联供等技术,搞好循环冷却水供暖,建立电力工业能源梯级利用产业链。联合配置新鲜水、中水、废水资源,建立水资源高效利用产业链。推广脱硫石膏生产硫酸、新型建材等新技术,建立脱硫石膏——硫酸、脱硫石膏——建材产业链。鼓励灰渣用于市政建设、土壤改良及建材生产等项目的推广,建立灰渣——建材、灰渣——肥料产业链,进一步发展电力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见附件模式四)。

5、石油加工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加快石油加工企业技术改造,提高石油炼制装置的开工负荷和换热效率,减少加工过程能量损失,降低石油加工业的生产能耗。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乙烯裂解炉,推广新型催化剂、高效节能设备,全面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

强化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等上游产业与石油加工业的联系,鼓励催化、裂化与气体分离装置接续成龙,燃料油和化工产品复合成网,建立石油——烯烃——化工新材料特色产业链,重点培育石油——三苯——深度化工产品(医药、农药、染料中间体、涂料)、石油——对二甲苯——对苯二甲酸聚酯切片(PET)——化纤产品、石油——邻二甲苯——苯酐及其下游增塑剂产品链。

创新石油焦气化燃烧、干气回收制氢、废气制硫磺、能量系统优化、重油乳化、高效燃烧等高值高效资源化利用技术,建立干气制氢、废气制硫磺、能量梯级利用等特色静脉产业链。普及应用催化裂化烟气能量回收、火炬气等回收利用技术,提高副产品及余热、余压、中水等的综合利用率。建立催裂化烟气——余热回收、催裂化烟气——煤气生产——合成氨,以及废水的深度处理与高效回用等产业链,丰富和拓展石油加工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见附件模式五)。

6、化学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加强化学工业的生态设计和生命周期评价。推广清洁原料、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改造提升传统的煤化工、盐化工、橡胶加工以及化肥工业的工艺技术,从源头上减少原料使用量和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量。

鼓励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化工产品的研发与生产,重点提升化学材料的技术层次,优化农药、化肥等化工产品的品种结构,拓展新型精细化工产品品种,纵向延伸产品产业链。

加快发展焦炉煤气生产甲醇、合成氨等煤化工产品技术。发展以劣质煤和煤矸石为原料的煤气化多联产技术。加快推广以高纯镁盐和化学肥料为主产品的苦卤综合利用工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生产过程中的能量梯级利用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物质消耗。强化化学工业与有色金属、建材、冶金、纺织印染、造纸等产业的横向链接,构建化学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见附件模式六)。

7、建材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推广利用水泥窑处理城市垃圾技术、低氮、富氧、全氧燃烧、水泥生产粉磨系统技术、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等工艺技术,减少废物的产生与排放。推广高效节能细粉磨和助磨技术,提高水泥熟料和能源的利用效率。

充分利用废物原料,延伸生产过程产业链。鼓励企业利用煤矸石、页岩、泥岩、粉煤灰等材料替代粘土配料,利用矿渣、粉煤灰、磷石膏、赤泥、铜渣、电石渣等工业废渣,作为原料和混合材料生产水泥,建立工业废渣——水泥产业链。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环保型轻质板材的新技术,建立农业废物——建材产业链。鼓励建材产品向深加工发展,推广应用干粉砂浆、预拌混凝土。开发太阳能用玻璃、风力发电机用玻璃纤维布、节能保温中空玻璃、新型墙体、装饰装修、功能性无机非金属等新材料,拓展建材——环保、电子信息、物流等相关产业链。提升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推广玻璃、陶瓷工业余热利用技术,丰富和发展建材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见附件模式七)。

8、造纸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推行生态设计,鼓励绿色原料、绿色助剂和绿色生产工艺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无氯漂白、化机浆废水零排放等清洁工艺及本色非木浆等清洁产品。

延伸产品产业链,提升造纸行业生态环境效益。合理使用麦草资源,适当利用棉杆、玉米秸秆、芦苇、芦竹等非木纤维浆原料,鼓励使用废纸资源,建立废物资源化与再利用原料产业链。

强化废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完善造纸行业静脉产业链。推广造纸废水循环利用、废蒸汽高效回收利用、厌氧污泥发电、黑液直接利用、有机废物堆肥或焚烧、废渣高值利用等关键技术,建立以废水农灌、白泥脱硫、污泥堆肥、固废做建材、沼气发电为代表的特色再利用产业链,丰富和完善造纸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见附件模式八)。

9、纺织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从设计、生产到产品服务减少资源投入,实现纺织行业的废物最小化。注重低碳设计,全面考虑产品生命周期的各方面,降低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大力推进甲壳素纤维、海藻纤维、黄(亚、汉)麻浆纤维、阻燃粘胶、高湿模量粘胶、高白/细旦/差别化粘胶和溶剂法纤维素纤维等环保、可降解、可再生生物质纤维产业化进程。

强化废物回收利用,完善静脉产业链。研发推广染料回收和碱回收技术,实现染料、碱的回收利用。积极开展废旧纺织纤维及废旧聚酯瓶片的回收再生利用。将废水进行分级处理和分步回用,构建水的梯级利用产业链。开展余热回收利用,建立能源梯级高效利用产业链。

利用企业链、资源链、产品链加强产业间的系统耦合,通过产业的“产需链接”,带动化纤、农业、环保、医疗、广告、物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培育纺织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见附件模式九)。

10、装备制造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利用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装备制造业,推广精密铸造及机、电、液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促进装备制造业的生产过程污染减排和资源能源节约。以农业机械、工程机械、机床工具、电工电器、仪器仪表、石化通用机械、机械基础件、重型矿山机械、食品包装机械、汽车及零部件、内燃机、轻工机械、纺织机械及其他机械等为延伸产品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前向加强与生态设计、后向加强与生态服务的全生命周期的关联,建立设计——装备制造——服务的产业链。

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和现代制造服务业,提高资源产出率。建设全国重要的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矿山机械设备再制造、办公设备再制造、油井钻探设备再制造示范企业。采用激光熔覆、电镀热镀等表面修复技术对废旧机电产品、关键零部件等进行资源化再生产,延长产品服务寿命,建立机电产品——修复再生——再利用产业链。支持企业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培育装备制造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见附件模式十)。

11、新能源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大力研发光伏、光热技术与产品,推广太阳能光热、光电与建筑一体化及农业生产太阳能高效利用技术,建立太阳能——建筑、太阳能——社会生活、太阳能——工农业生产等产业链。大力发展风电技术与设备,积极推进风电基地建设,建立风能——电力产业链。

积极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推广秸秆、燃料作物、食品加工残渣、屠宰养殖废物、居民生活垃圾的供热和发电技术,大力推广农村沼气应用,建立生物质能——供热、生物质能——发电产业链。

以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核能、海洋能的高效利用为契机,强化与材料制造业、能源产业、技术服务业之间的联系,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建立新能源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见附件模式十一)。

12、新医药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源头削减资源能源消耗。应用高效分离与纯化、超临界萃取、过程自动化、微囊化及靶向化等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医药工业技术水平,强化原料预处理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充分利用多种资源,延伸产品产业链。依托农作物、畜禽和水产品、海洋资源、化学合成原料等多种原料,稳定生物制药、海洋医药和化学制药等原料供应产业链。

提升废物的资源化利用水平,降低医药行业的资源环境风险。研发医药行业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建立废水——饲料蛋白——养殖业废水梯级利用产业链。合理利用废料、活性污泥,推进药渣肥料化,建立药渣(污泥)——肥料产业链。加强医药行业与农业、设备制造业、物流和医疗卫生业之间的联系,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建立新医药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见附件模式十二)。

(二)积极培育六种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围绕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发展,以农业产业链延伸和废物综合利用为抓手,重点培育20家循环经济示范单位、6种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促进农业向无公害、绿色、有机、生态方向发展。

1、“上农下渔”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根据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区位、资源和环境特点,大力推广“上农下渔”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重点培育“上粮下渔”、“上林下渔”、“上菜下渔”、“上草下渔”的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的种养模式,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提高。

围绕种植业,以盐碱地综合利用为特色,大力发展耐旱、耐碱、节水、优质、高产、生态种植业,推广节水技术以及生物质能多层次利用和多能互补(秸秆还田、秸秆生物反应堆、秸秆栽培食用菌、秸秆青贮氨化等)等技术。围绕林业,着力抓好速生丰产用林基地、特色经济林基地、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建设。围绕畜牧业和草业,扩大盐碱地优质牧草种植和生产,加快草食畜禽发展,着力推进草——畜——乳肉高效种养模式的建立。围绕渔业,大力发展水产增殖业、健康养殖业和精深加工业,推广工厂化封闭式循环水养殖技术,加快浅海滩涂和沿黄盐碱涝洼地生态化改造、标准化养殖池塘改造和规模化开发,推进优势特色水产品标准化生产,建设环渤海地区重要的水产品物流贸易中心,着力培育“上农下渔”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见附件模式十三)。

2、“四位一体”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针对鲁东丘陵地区土地负荷重、复种指数高、农业投入强度大等特点,鼓励引导种养殖农户之间加强联合,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种养业结合,通过生物转换技术,在农户庭院土地上、全封闭状态下,将沼气池、畜(禽)舍、厕所、日光温室连接在一起,建设“四位一体”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能源、生态综合利用体系。

在温室内养畜禽,冬季利用温室的保温性,使畜禽的御寒能转化为生长能。畜禽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可显著增强温室内蔬菜的光合作用及产量积累。畜禽粪便进入沼气池,经发酵可产生沼气。沼气经过过滤除去有害气体(硫化氢等)用于照明、烧水、做饭等,减少了燃煤对空气的污染。沼肥经充分发酵,成为优质有机肥。蔬菜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可改善圈舍的环境。蔬菜的部分副产品可作饲料,不能作饲料的根茎叶可作沼气原料,以减少植物残体上病虫侵染源,进而降低温室内病虫害发生率和农药用量,形成生态良性循环的“四位一体”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见附件模式十四)。

3、“农林牧渔复合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针对我省鲁西南地区中低产田分布广、农业结构单一的特点,大力推广“农林牧渔复合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种植业为中心,发展优质粮食经济作物、无公害蔬菜、饲料作物,使种植业结构逐步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根据林相结构、林地布局、生态环境、现有技术、市场需求、区域特色及基础设施的配套情况分别选择适当的林下种植养殖模式,如林菌、林禽、林畜、林药、林粮、林油、林菜、林草等模式。围绕畜牧业,稳步发展生猪和家禽生产,大力发展牛、羊、兔等食草型畜禽养殖,推广发酵床养殖畜禽技术,加快发展畜产品加工业,带动饲料加工业发展。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渔业,推广微孔增氧等养殖技术,建设自净式生态渔业模式。畜禽粪便、塘泥等经处理形成有机肥为种植业增加肥料,产生的沼气为居民提供能源,推动循环种养、生态养殖和绿色能源建设有机结合,农、牧、渔产品经加工后进入市场流通。同时,适度退耕还林还草,以草绿地、以草改土、以草养畜、以草养林,深度挖掘农林、农牧、林牧等不同产业之间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能力,形成农、林、牧、渔协同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见附件模式十五)。

4、“秸秆综合利用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充分利用农村秸秆资源量大、面广、利用价值高的优势,以秸秆的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为主攻方向,构建“秸秆综合利用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带动种植业、饲料加工业、养殖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同步发展。通过一系列的转化,终极产物以有机肥和农家肥的形式应用于农业生产,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循环利用。发展以秸秆为基料的食用菌产业,积极推广“秸秆——食用菌——有机肥——种植”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在秸秆肥料化、能源化利用方面,积极推广“秸秆——沼气——有机肥——果菜”循环经济产业链,并加快秸秆收贮、秸秆生物反应堆、秸秆炭化、固化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将秸秆饲料化开发利用与发展畜牧产业相结合,大力推广“秸秆饲料化(青贮、氨化、微贮)——食草畜禽——有机肥——种植业”循环经济产业链,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丰富和发展“秸秆综合利用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见附件模式十六)。

5、“畜——沼——菜(渔)”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针对鲁中地区家禽、生猪饲养数量大的优势,大力推广“畜——沼——菜(渔)”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养殖、种植和沼气利用等方面的良性循环和增生利用。围绕畜牧业,组建集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畜牧业生产体系,构筑乳品加工、畜禽肉加工企业群体,全面促进畜牧业发展。禽类粪便经适当处理作为家畜饲料,家畜的粪尿为沼气原料,沼气池随时提供沼气、沼渣和沼液,沼气用于生活能源和为温室增温,沼渣和沼液为蔬菜作物和鱼塘提供优质肥料,沼气池上面建畜舍为家畜保温退湿,家畜呼出的二氧化碳为蔬菜作物光合作用提供物质条件,蔬菜作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可清新畜舍内的空气,家畜、蔬菜、沼气池之间互补、互促,形成循环有序的产业链和生态食物链,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品质,形成“畜——沼——菜(渔)”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见附件模式十七)。

6、“城郊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以济南、青岛等大中型城市需求为导向,在其郊区和外围有计划地培育城郊农业,加快蔬菜、畜牧、花卉、林果、优质粮食等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发展的步伐,以生产经营鲜活、优质、安全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为主,实现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在城乡间、城市间的高效配置和循环再生,减少生活物资的运输距离,培育不同类型的“城郊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见附件模式十八)。

(三)创新两大特色服务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优化全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建立工业、农业、滨海、文化四个特色生态旅游循环经济产业链。加大循环经济型物流园区建设,形成以旅游业、物流业、商贸流通业、会展业以及科技服务业为主导,餐饮服务业、房地产业等为基础,第三产业与第一、二产业相互渗透、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循环经济型产业体系,培育10家循环经济示范单位、2种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1、旅游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倡导旅游消费过程减量化、资源化。积极开展“绿色饭店”创建活动,在酒店等消费服务场所取消免费一次性用品的提供,鼓励使用可循环、能再生、易降解产品。改进酒店、旅游区能源供应结构,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发展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利用技术,推广清污分流、中水回用技术,有效削减旅游业的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培育四大特色旅游产业链。发挥我省企业、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大力发展以工艺美术、食品、家庭用品、珠宝首饰等工业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为主体,以开发区、工业区、保税区、港口等设备类工业企业为载体,培育和形成旅游业——工业产业链。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依托寿光蔬菜高科技示范园、烟台农博园等发展农业观光型生态旅游,带动菜博会、果蔬会和食品博览会等农业会展的发展,形成旅游和会展共同发展的格局,培育农业——旅游业——会展业产业链;充分利用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优势,发展滨海生态旅游,带动休闲、度假、海上观光、渔家民俗游等特色旅游同步发展,培育滨海生态旅游特色产业链。深入挖掘齐鲁文化,开发以孔子为代表的鲁文化旅游、海洋文化旅游、大运河文化旅游、齐文化旅游等,推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培育文化旅游——加工业产业链。

以生态旅游业为核心,加快开发旅游产品及特色农产品,带动特色农业、工业、餐饮娱乐服务业、农产品及花卉会展业的协同发展,促进生态文化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各具特色的旅游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见附件模式十九)。

2、物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采用先进的物流管理和装备技术,降低供应链一体化运作过程中的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强化绿色生产管理,实施工艺流程再造,减少废料和污染物的排放,积极采用绿色、生态型物流包装。支持物流企业淘汰落后装备,大力推广无线射频识别(RFID)、电子数据交换(EDI)以及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用标准化和信息化综合集成包装、装卸、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环节,提高物流效率,建立节能环保型绿色物流服务体系。

加强逆向物流的建设,提高废物回收能力。加快发展产品与包装物回收物流,完善废弃物回收物流系统,促进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依托现有的正向物流供应链,强化废物产生、回收、资源化利用信息网络建设,构建逆向物流产业链,减少废物流转运环节,提高营运效率,消除环境风险。

利用港口、资源、产业基础等优势,对现有的物流企业进行有效整合,培育壮大一批物流核心企业,优化物流产业布局。加快发展集商流、物流、信息流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产业,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促进主导产业的共生发展,带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餐饮咨询等服务业的发展,形成生产——流通——回收产业链,培育物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见附件模式二十)。

(四)着力培育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全面提升全省循环经济聚集度

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产业辐射带动作用,优化园区产业布局,鼓励基础设施和信息集成共享,实现企业间废物及副产品交换利用、能量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梯级利用,着力培育8个综合类、7个行业类、5个静脉产业类,共20个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1、培育八个综合类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加强园区内企业自身循环经济建设。从生产源头加大生态设计、清洁能源和原辅材料使用的推行力度,减少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在生产过程中运用清洁工艺、低碳技术、过程优化控制技术等,建立起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生产方式。对产品鼓励合理包装、循环再用以及资源再生,实现企业生产全生命周期各个环节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依托园区的特色主导行业,注重产业链招商,建立企业之间的纵向链接关系,使上游企业的产品和废物成为下游企业的生产原料,实现资源的链式循环和延伸。高起点、高标准和高层次地引进相关“补链”企业,提高集中供热(电)、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共享程度,建立园区循环经济建设信息平台,促成企业间的耦合共生协调发展,形成多行业、多产品、多链条的网状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依托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高新区市北新产业园、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山东东阿工业园区、东营经济开发区等,建设8个各具特色的综合类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2、培育七个行业类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做强做大园区内的主导行业,突出行业循环经济特色。围绕主导行业,扩大原料来源和加工生产能力,完善上游产业链。充分发挥重点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提高技术含量,丰富产品品种,稳定主导产业链。大力发展后续产业,重点发展深加工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展产业链。鼓励补链、支链企业的配套发展,形成企业联合、过程耦合、链条稳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依托山东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山东鲁北生态工业园、青岛畜牧科技示范园、阳谷祥光铜业科技园、青岛家电产业基地、德州新能源产业基地、郓城煤化工工业园等,建设7个各具特色的行业类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3、培育五个静脉产业类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加强园区内废物的高值资源化利用。从废物资源化和再生加工等方面,加强废旧产品和废物资源化的关键技术研发和消化吸收再创新,通过各种静脉产业项目的实施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实现园区内资源、能源的集约利用、梯级利用以及基础设施和信息的共享,实现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最大化和废物资源化利用的全过程无害化。依托青岛新天地静脉产业园、烟台资源再生加工区、临沂金升有色金属产业基地、滨州阳信龙福化纤产业园、德州粉煤灰综合利用工业园建设5个各具特色的静脉产业类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五)同步推进循环型社会建设,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强化公众参与意识,提高全社会的资源环境意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与循环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公共服务能力。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全方位推进循环经济,切实把循环经济理念、原则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等重大决策中,使社会区域内的物质代谢、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网络。积极开展循环经济型示范单位建设,以点带面,促进全社会生产与消费方式的转变,全省建成50个循环经济示范单位(学校、社区、农村社区、城市)。

1、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

积极倡导绿色消费理念。通过广泛宣传、示范、引导等手段,提高公众的绿色消费意识。倡导理性消费,引导消费者自觉选择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消费方式,自觉购买能效标识产品、节能节水认证产品、环境标志产品等。减少过度包装和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增强重复利用的意识,自觉抵制“白色污染”。

实施绿色采购与绿色消费计划。发挥政府的导向与示范作用,强化政府绿色采购,将再生资源生产的产品、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和通过ISO14000认证企业生产的产品列入优先采购计划,不断提高政府采购中可循环使用的产品、再生产品的比例。大力发展绿色交通,采用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促使交通与生态融为一体,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宜人的绿色交通空间。积极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提倡使用环保型交通工具,加快推行清洁燃油汽车或单一燃料天然气汽车、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汽车示范运行。

2、强化循环型社会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水资源循环利用。合理使用地表水,限制使用地下水。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完善污水处理的管网配套,加快中水回用设施建设,提高中水回用率。建造雨水收集、下渗等基础设施,推行雨污分流,提高雨水的资源化利用效率,新建和改造建筑物要建立非饮用水循环利用系统,科学配置地表水、地下水、雨水、中水等各种水资源,建立工农业生产、社会生活和生态用水的高效分质供水网络系统,实现水资源的联合调动、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推进废物综合利用。鼓励家庭实施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建设小区垃圾分类回收站点,合理设置垃圾分拣中心,实施生活垃圾细化分类。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以及生活垃圾——有机肥生产产业链。严格医疗垃圾管理,消除环境风险。规范餐厨垃圾的回收和利用,提高对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水平。加强对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建立区域性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和废旧物资回收中心,加强对废有色金属、废旧轮胎、废旧家电、废塑料、废橡胶、废旧铅酸电池等的回收利用。建立再生资源信息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废物资源化水平。

3、大力发展绿色建筑

继续抓好建筑节能。完善建筑节能全过程闭合管理机制,严格执行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开展建制镇和农村节能住宅试点建设。不断加大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力度,组织实施“节能暖房”重点工程。加快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认真做好国家和省级示范工作,积极创建低碳生态示范城市、低碳社区(小区)。积极推进公共建筑节能,稳步实施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组织开展节约型校园建设。继续深化墙材革新,大力发展以废弃资源为主要原料的利废型新型墙材。

促进绿色建筑发展。加强绿色建筑政策、机制研究,建立完善政府主导和市场推动相结合的推广机制。加强设计、施工、评价等相关技术的研究,大力推广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先进适用技术产品。积极开展绿色建筑星级评价标识,组织实施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建设,推行民用建筑能效测评。

4、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型示范单位建设

创建绿色学校。将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的理念和行动贯穿于学校的教学和管理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丰富学生的循环经济专业知识,增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意识,做到以教育影响学生、以学生影响家庭、以家庭影响社会。将循环经济理念融入学校管理工作,改善校内建筑与环境建设,积极推广节水型、节能型器具。

发展低碳社区。在社区中,推广使用节能环保型建筑材料、天然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建立社区垃圾分类回收清运系统和中水回用系统,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举办循环经济专题知识讲座与交流,兴办宣传报栏、板报等,倡导低碳生产、低碳生活、低碳消费。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在农村传播循环经济理念,普及循环经济知识。积极引导农村居民住宅集中建设,加快城镇公用设施向农村社区延伸,加大农村道路、给排水、生产生活污水处理等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村服务设施。加强清洁能源使用,鼓励农村沼气池建设、太阳能利用,推广秸秆气化工程,实现人畜粪便、秸秆的集中利用和有效还田,改善农村社区环境。强化生活垃圾回收与综合利用,有害垃圾实行强制性回收,减少农村社区环境污染。

构建循环经济型城市(县、区)。制定科学合理的循环经济型城市(县、区)建设规划,提高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完善循环经济型城市建设的组织与管理体制。优化调整城市经济发展结构,推动不同企业、产业、园区间的合作,实现生产、消费和流通三个环节的有机链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五、实施五大工程

(一)循环经济科技支撑工程

着眼于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共性关键技术、产业链延伸及耦合技术和产业间的系统复合技术,研发、转化、推广适应社会需求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关键技术。

1、研发一批循环经济关键技术

在工业生产领域,加快研发生态设计、清洁原料、能源替代、非常规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优化配置等源头减量化技术,绿色化工、能源和水资源的梯级利用、能源综合利用等过程循环技术,资源绿色开采、绿色再制造、共伴生矿资源综合利用、“三废”治理及资源化、余热余压高效利用等再利用、资源化技术。

在农业生产领域,加快研发节水、节能和环保等农业循环经济关键技术,重点突破农村面源污染、流域面源污染、水土流失与土壤污染防治技术以及农业废物综合利用等资源化、无害化技术。

2、转化一批循环经济先进支撑技术

围绕十二个重点工业行业的发展,加快转化石油、煤炭、黄金等重要资源的高效开采、分离和提取的成套关键技术、新型混合式海水温差能利用技术等源头减量化技术,中场强脉动卸矿回收技术等过程循环技术和铜冶炼渣提铜提铁高效资源化技术、重金属(汞、镉、铅、砷)废水生物制剂法处理与资源化技术等末端资源化、无害化技术。围绕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发展,加快转化高产、优质、高效、抗病农作物新品种等源头减量化技术,滨海盐土水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及水盐调控技术等过程循环技术和用于污染控制和资源回收的源分离负压排水技术、甜高粱茎秆制取乙醇技术等资源化、无害化技术。

3、推广一批循环经济成熟适用技术

重点推广“拜耳法氧化铝多管道溶出新技术以及双螺旋卸料平盘过滤技术”等源头减量化技术,“高效清洁耐磨耐蚀钨基合金表面工程新技术”、“热电煤气多联产技术”等过程循环技术,“利用赤泥提炼稀有金属镓和生产多种新型建材以及废催化剂综合利用技术”等资源化、无害化技术,以充填开采为主的煤炭资源绿色开采技术。

(二)减量化工程

围绕能耗、水耗和资源消耗型重点工业,以构建区域层面能源梯级利用模式,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区域之间水资源梯级利用链网体系,提高资源产出效率、减少污染产生为重点,实施一批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工程,锅炉等工业窑炉的节能改造工程,系统节能更新改造工程,热电联产等能量系统优化工程,生产节水改造工程,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工业过程水系统优化工程,金矿充填系统改造、生料磨及废气系统改造等减量化工程。计划投资125亿元,重点实施90个减量化项目。项目完成后,年可节约标煤104.1万吨、节约新鲜水用量4546万立方米。

(三)再利用工程

围绕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工业机电设备、机床、矿采机械、铁路机车装备、办公信息设备等再制造,继续实施一批再制造项目。围绕做好废旧金属、废塑料、废玻璃等再生资源利用,建设一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计划投资25.2亿元,重点实施14个项目。项目完成后,年可再制造喷油泵27000台、汽车关键零部件专用装备835台套、散热装置1.5万台、隔爆电动机及配件10万套、矿用减速器及配件5万台套、数控机床800台、液压挖掘机1000台、抽油杆200万米。

(四)资源化工程

围绕建材、化工、造纸、煤炭、建筑业、农业等,实施一批淀粉废液生产沼气、废水深度处理回用、矿井水综合利用等废水资源化工程,含氨尾气生产硫酸铵、干气制甲醇等废气资源化工程,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生活垃圾发电等城镇生活垃圾资源化工程,建筑废物生产新型建材等建筑废物资源化工程,粉煤灰、污泥、陶瓷灰等生产复合新型材料,以及赤泥综合利用、制浆固废综合利用等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工程,农林废物培育食用菌、生产高密度纤维板、生产活性炭等农业废物资源化工程。计划投资396.4亿元,重点实施179个废物资源化项目。项目完成后,年可处理农业废物356.6万吨、建筑垃圾335万立方米、工业废渣1632.5万吨、污泥39.6万吨、矿井水660万立方米。

(五)循环经济能力建设工程

围绕循环经济发展目标和建设重点,以循环经济基础设施集成共享为目标,重点实施城市污水、垃圾处理厂再提高工程,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工程。以提高循环经济信息服务能力为目标,组织实施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建设工程。以提高循环经济决策和指导能力为目标,组织建设循环经济研究与指导中心。以提高循环经济创新能力和科技支撑能力为目标,建设行业循环经济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以增强全民循环经济意识和提高参与积极性为目标,建设循环经济宣传、教育基地。计划投资21.9亿元,重点实施27个能力建设项目。

六、保障措施

(一)完善法规标准体系

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进一步梳理现行的法规、规章、标准和规范,制定《山东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循环经济法规制度体系。研究并建立我省循环经济评价考核指标体系、统计和核算制度,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导向目录和产业结构调整目录,健全循环经济型城市、园区、企业以及循环经济示范工程等一系列地方性标准和技术规范,积极推动开展低碳相关标准研究和制定,使低碳标准化与循环经济发展相结合,逐步形成完善的循环经济标准体系。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建立健全促进全省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指导全省循环经济发展。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和收费政策,鼓励企业使用循环再生资源。完善循环经济投资促进体系,将发展循环经济由政府投资拉动为主变为以市场选择为主。加大发展循环经济的投资力度,每年筛选公布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向金融机构及社会各界推介。积极推进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建立绿色绩效考核与监督管理机制。设立并不断增加省、市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支持循环经济的科技研究开发、循环经济技术和产品的示范与推广、重大循环经济项目的实施、循环经济典型的表彰奖励等。

(三)加快科技进步

加大对循环经济技术研发和推广的支持力度,鼓励政产学研合作,组建战略技术联盟,加强基础性研究和共性技术研发,研发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资源替代、共生链接和系统集成等方面的实用技术,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推广应用。加大用循环经济关键链接技术改造重点工业的力度。发挥好高等院校及行业协会、学会、中介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的作用,大力开展循环经济技术研发攻关和推广以及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公共服务。

(四)大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建立由省内外循环经济研究和技术专家组成的专家库,充分发挥山东省发展循环经济专家顾问委员会的作用,参与制定循环经济中长期规划和专项政策,开展循环经济项目评估,提供循环经济决策咨询建议等。鼓励企事业单位引进循环经济高端管理人才、复合型研究人才。支持我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设循环经济相关专业课程,培养大批精通循环经济的管理和技术人才。把对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相关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经常化。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要在干部培训中,不断提高发展循环经济相关课程的培训水平。

(五)搞好信息保障

完善循环经济技术研发、信息共享、交流等信息平台建设,建立“三废”综合利用管控系统等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增加循环经济特征指标的数据统计,建立有效的信息公开和共享制度,向社会发布有关政策、技术等方面的信息,加强信息交流,让社会各方面能够更及时地了解相关情况。丰富和完善山东省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内容,拓展物流服务功能,形成全省统一的物流信息化服务门户,打造全省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的物流信息共享和交换体系,促进产业、企业间高效对接。

(六)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金融、科研机构及社会团体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多种方式,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鼓励科研单位和高等学校加强对国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关键技术的研究。利用产业导向和优惠政策,积极争取国外智力、技术和资金支持,鼓励外商设立循环经济咨询服务机构,积极开展有关项目的合资合作。加强与日韩在节能环保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争取建立中日韩循环经济示范基地。

(七)强化宣传教育

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科普知识和先进典型,营造循环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引导全民树立绿色消费理念和低碳生活方式,不断增强全社会资源节约意识,扩大公民有序参与。重视循环经济的基础教育和专业培训,将循环经济知识纳入国民教育计划,建立省级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

(八)加强组织领导

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组织机构体系,成立由省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省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山东省发展循环经济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分工负责的协调议事制度。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发展循环经济的组织协调机构,扎实推动本地循环经济发展。同时,抓紧制定本地《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十二五”期间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建立并实行各级政府及领导干部循环经济目标责任制,将循环经济指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全省各级、各部门和重点企业。加大监督考核力度,增强各级各部门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依法落实循环经济表彰奖励制度和违法追究制度,完善循环经济激励约束体系。





(编辑:)
网站首页  | 客服中心  | 广告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