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验交流 > 他山之石

包头和许昌:激活“错位资源”

更新时间:2019-08-08 09:18:52点击次数:2520次字号:T|T
“包头有很多过去因矿产开发产生的矿坑、沙坑,许多工业固体废物本身具有一定的保水性,包头又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这些能否结合起来?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张静|北京报道

许昌市滨河公园水系部分景观由再生挡土砌块构建

       这个场景有点“燃”,仿佛大片里运输“重要战略物资”进出“军事基地”:

       包头希铝热电厂,一辆辆运输车列队经灰渣场入口处的自动车牌系统严格识别后进场,车上的固废经过磅形成精准档案(一般工业固废台账),过磅单交给灰渣场管理人员同时进行车辆审核登记。
       热电厂管理人员通过远程视频监控系统24小时实时监控,同时每日对固废运输车辆行走轨迹进行抽查并截图存档,形成可追溯档案。
       “我们用科技手段实现固废转运智能化管控,在工业废弃物转运处置方面,希望铝业建立了最严格的固废管理制度。”东方希望包头稀土铝业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环保部长王林会告诉本刊记者。
       在深圳、上海等超大城市致力于探索生活垃圾分类的同时,包头、许昌等资源型、工业型城市在工业垃圾、建筑垃圾无废化方面,也趟出了具有代表性的路径。
“闭环式台账式”管理
       “闭环式台账式”固废管理模式是包头在固废管理制度上的创新,包头希铝是该市最早实行该模式的企业之一。
       工业废物消极堆存不仅占用土地,浪费人力物力,且极易通过淋溶污染土壤和水体,或随风飞扬污染大气,影响作物生长和居民健康。
       包头的工业固废堆存量极大。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包头新增固体废物超过1亿吨,全市固废堆场多达1051处,堆存总量约10亿~20亿吨,大量固废亟待处置。
       包头在工业固废处理方面率先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如《工业固废污染防治和综合利用政策措施》《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鼓励政策》《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贷款贴息政策实施细则》等。在被确立为“无废城市”试点之前,包头已经实现了固体废物产生、贮存、利用和处置等关键环节的全程管控。
       2018年,包头市环保局对全市固废情况进行现场调研时发现,部分单位依然存在乱倾倒问题,后来包头参照危险废弃物管理模式,提出对全部工业固废实施“闭环式台账式”管理。
       当年,包头市出台了《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试行)》,对涉固单位台账及固废利用、处置、运输、贮存、倾倒等6个方面进行全面排查,排查了9个工业园区、6个自然保护区和422家企业。目前,241家涉固企业已建立台账。
       “我们正以最强有力的管理方式防治环境污染。” 包头市生态环境局辐射土壤科副科长曹鑫罡说,“下一步,在‘无废城市’建设过程中,我们还要提升这套模式的信息化功能,利用物联网进行信息化管理。
       E20环境平台固废产业研究中心高级行业分析师丁宁对《瞭望东方周刊》分析说:“包头是北部矿产资源丰富的内蒙古、山西、陕西及宁夏等省份中的代表城市,以包头为试点进行‘无废城市’建设,将为周边几个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固废及危废贮存量较大的地区提供重要经验。
工业固废有没有“出路”
       包头目前还有1.4亿吨的累计工业固废堆存量,如何给它们找到“出路”?
       “包头有很多过去因矿产开发产生的矿坑、沙坑,许多工业固体废物本身具有一定的保水性,包头又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这些能否结合起来?在利用固体废物修复生态方面,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试点经验,现在正在制订制度和标准。”曹鑫罡说。
       包头阿嘎如泰苏木地区的大青山南坡,因长期采石导致危岩山体遍布,稀少的自然降雨量、砾石化的土壤环境是困扰生态修复的难题。
       基于包头市一般工业固废在保水保墒方面的生态价值,包头市环保局和中国地质大学在阿嘎如泰苏木地区的大青山南坡上,联合开展了三种废弃物改良土壤的实验课题,选择粉煤灰、水库底泥和生活污泥进行混合,回填矿坑改良土壤,在此基础上进行生态修复,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通过十多年的自然恢复,如今实验区已绿树成荫。
       “但如何进行大规模的治理和应用,除了考虑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以外,还需要制度上体系上的支持。”曹鑫罡说。
       清华大学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助理主任刘丽丽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说,目前我国工业固废的市场化存在障碍,那就是标准的制定落后于资源化产品的开发。
       “比如包头,如果想做矿山修复回填项目,要大规模铺开首先就要有让市场接受的标准。再如固废做出来的建材产品符不符合要求,有没有环境风险,这些都还没有标准,试点城市要从制度体系层面来解决标准问题。

2019年2月1日,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研发的新型环保稀土釉陶瓷(贾立君/摄)
建筑垃圾变废为宝
       中原城市群唯一入选“无废城市”试点的许昌,则在建筑垃圾处理上探索出了自己的模式,已经起到了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郑州、商丘、信阳和驻马店,甚至云南玉溪,都在学习“许昌模式”。
       许昌城西的金科再生建材生产基地,10多米高、方圆近百米的建筑垃圾堆放在一起,像一座小山。垃圾山旁,是一个长10米、高4米的履带可移动破碎筛分机。
       按下按钮,“庞然大物”伸出长长的“手臂”,源源不断地将建筑垃圾塞进肚子。在它“铁胃”的作用下,两三分钟后,4种大小均匀、规格为2毫米至30毫米的细小颗粒被从出口处“吐”了出来。
       粉碎成颗粒的建筑垃圾被运送至生产车间。1000多平方米的车间内,只有七八名工人。工人在电脑上确定不同的配方比,点一下“确认”键,原料被输送至3米多高的搅拌平台,然后通过传输管道被运送至生产主机,从出口出来的是规格各异、节能环保的多孔砖、标准砖、空心砌块砖。
       2018年,许昌市利用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系统,生产出用于市政工程等领域的环保标砖近2亿块。
       许昌市清潩河畔,占地200亩的滨河公园是市民亲近自然、锻炼身体的好去处。这座公园的建设消化了建筑垃圾230万吨,新增绿化面积2000多平方米。
       滨河公园的水系景观、广场、游园小径等的建造均采用了再生混凝土、再生透水砖、再生仿石材等建筑垃圾再生产品,既丰富了地形地貌,又大大缩减了建造成本,真正实现了建筑垃圾变废为宝。
       “公园所占地原规划为弃土类建筑垃圾堆放场,我觉得太浪费,就想着把它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示范作用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主题公园。”公园的投资建设方许昌金科建筑清运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福安告诉本刊记者。
       李福安在许昌生活多年,做了近20年建筑垃圾回收处理工作。他说,现在在许昌,无论是街头巷角还是广场公园,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处处可见。“这种改变,润物细无声。
       近年来,许昌市在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方面打造出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特许经营、循环利用”的“许昌模式”。目前,该市每年可处理、再利用建筑垃圾450多万吨,建筑垃圾收集率、利用率分别达到100%、95%。
       “建筑垃圾处理地域性特点不强,‘许昌模式’对其他建筑行业发达的城市参考意义较大。”丁宁说。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副司长杨铁生在调研许昌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工作后说:“许昌地处中原腹地,但是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的理念超前,效果明显,他们的路子值得学习和借鉴。
打通产业链
       建设“无废城市”,要从“画图纸”阶段抓起。
       许昌市“无废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已制定涉及8个重点行业、377家企业的创建服务清单,正在高规格、高标准编制许昌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
       目前,许昌市与国内知名环保科技企业合作,投资21.65亿元的静脉科技产业园正在建设中。这是一个以垃圾焚烧发电为核心,涵盖建筑垃圾处理、医疗及危险废弃物处理、电子垃圾处理等功能的综合性垃圾处置产业园,建成后将形成回收、分拣、拆解、加工、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完整产业链。
       对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丁宁说,“由于河南省建筑施工行业发达,建筑垃圾资源化产品的销售渠道容易就近打通,商业模式较为清晰,未来以许昌为核心的中部地区建筑施工-建筑垃圾处理-建筑垃圾资源化产品销售的链条将可持续打通并带来较大市场空间。
(编辑:admin)
网站首页  | 客服中心  | 广告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我们